7月4日至8日,由建筑工程学院·生态旅游学院14名师生组成青春筑梦团队赴宜宾市珙县开展“寻非遗·传古僰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青春筑梦团于珙县博物馆合影
团队到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珙县博物馆进行调研。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作为国内第一个传承和研发苗族蜡染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目前国内展览面积最大的苗族蜡染文化主题馆。馆内从苗族起源、迁徙历史、苗族分支等方面进行展示,以视频、文献、绘画、场景布置等形式介绍了苗族蜡染制作工艺,使其制作过程生动地情景再现。珙县博物馆是澳门最新网站游戏省唯一一座以“僰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是建设“幸福宜宾”城市文化的重点项目之一,对促进珙县文旅事业、优化县城功能布局发挥重要作用;馆内展示了珙县的发展历程和丰富的文物藏品,是非遗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对文旅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珙县“非遗”馆主任杨友元为团队悉心讲解
7月5日,团队前往灾后重建的鱼竹村和振兴发展的中心村进行调研。鱼竹村副书记唐正治说,灾后重建三年来,本村结合自身自然资源和地区优势,大力发展竹产业、桑蚕养殖业、旅游业于一体的乡村振兴之道。鱼竹大美,中心振兴,在当地政府的精心规划下,一栋栋农家小院依山而建,平整宽阔的道路贯穿其间。
鱼竹村副书记唐正治介绍当地政策规划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寻着历史的遗迹,7月6日,团队来到珙县一个民族色彩浓郁、历史文化颇丰的苗族村落——王武寨。苗族文化研究员陶杰从苗族历史、习俗、服饰等方面为大家进行讲解;土著苗民热情展示苗族服饰的织绣细节及穿戴方法,让同学们近距离体验民族文化;苗歌传承人低声吟唱川南地区的苗族古歌,感受苗人独特的民族韵味。
苗族文化研究员陶杰为团队讲解苗族习俗
7月7日,青春筑梦团再次踏上“寻非遗·传古僰文化”的征程,出发珙县洛表镇,探索僰人悬棺之谜。悬挂在断壁绝崖上的木棺,体现了古僰人的智慧,走进古僰人的繁衍之地,了解悬棺葬的传说、起源和制作构造。僰人悬棺,是我国珍贵文物,更是人类文明的见证。
青春筑梦团于悬棺博物馆合影
有了前期对苗族蜡染的分析与考察,团队于当日下午前往蜡染馆体验蜡染制作。苗族蜡染“非遗”省级传承人熊宗会讲授蜡染的制作工艺和创作方法,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并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出独特的花纹样式,创造了精致新意的蜡染作品。在一方朴素的棉布之上,染出白与蓝的世界,染出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非遗”传承人熊宗会为团队成员讲解蜡染技巧
青春筑梦团体验苗服及制作蜡染作品
7月8日,团队来到珙县慈济第一高级中学,将非遗文化带进校园。团队以珙县历史和非遗文化为题,借非遗文化不断没落甚至消失的原因,引导同学们深思当代青年应如何传承文化历史使命。团队成员结合自身经历,为学生的高三生活及学习方法提出诚恳建议,鼓励同学们奋发图强,争做时代先锋。
团队深刻认识到传承非遗文化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在未来的道路上,新时代青年将会积极投身非遗传承和各项实践活动中,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为千千万万乡村振兴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